英语学习

访问量:616186

专题:中小学英语阅读圈本土化

  • 从范式移植到生态重构:中小学英语阅读圈的本土化实践

    程岚;徐国辉;高卓群;杨阳;

    英语阅读不仅是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更与个人认知发展、文化理解以及未来职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然而,目前中小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普遍存在“缺乏动机、缺少方法、缺少互动”的问题。“阅读圈”作为一种合作学习模式,尽管展现出较大的实践潜力,但要真正落地生根,仍需与本土教育生态相适应。本文基于12年跨学校、跨学段的一项实践研究,构建了一个涵盖“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成果提炼—成果推广”三阶循环迭代的本土化路径,并提出了以下三点主张:一是“借助多元途径,转化教学理念,重构教师角色”;二是“根据具体学情,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学习工具”;三是“秉持增值导向,开发多元工具,完善评价机制”。实践表明,阅读圈的本土化探索显著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动机、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跨学科素养,同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2025年08期 No.774 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 情境化阅读圈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

    张建元;田璐;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3 Diverse Cultures中的阅读语篇“Welcome to Chinatown!”为例,梳理了情境化阅读圈在语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深入研读语篇内容,明确情境化阅读圈教学目标;建构结构化知识,奠定情境化阅读圈主题认知与语言基础;创设真实且有意义的情境,激发学生回读语篇和表达意愿;设计情境化阅读圈角色任务单,提供思维和语言双重支架;开展情境化阅读圈,共同建构和表达意义。实践表明,情境化阅读圈能够推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度探究语篇主题,提取并运用语篇中的语言知识表达意义,促进语言、思维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2025年08期 No.774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 情境化阅读圈在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

    乔璐洁;程岚;

    本文以北师大版《英语》(2013年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Teams教学内容为基础,将情境化阅读圈作为单元整合性输出任务的实践策略。通过创设“校园访谈节目”这一真实交际情境,设计主持人、学生代表、中国国家队队员等多元化角色,并以问题链贯穿单元知识,推动学生在任务完成中实现知识的结构化梳理与思维的逐步进阶。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利用差异化角色任务单、语言支架和多元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整合语言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该实践为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与路径。

    2025年08期 No.774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 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圈教学实践探索

    杨蓉焜;徐国辉;郄利芹;

    阅读圈作为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实践中常面临学生读写动机不足、语言能力薄弱以及表达迁移困难等问题。人工智能的兴起为解决这些教学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以《多维阅读》第16级Down the Drain为例,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圈教学的有效策略,包括:创设阅读圈情境激发学生读写动机;参与角色设计并优化角色任务;生成语言支架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创编写作素材以激发迁移创作灵感。这些策略为英语阅读圈教学提供了创新路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语言能力发展。

    2025年08期 No.774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教材使用

  • 通过英语项目化学习提升初中生思辨能力的课例研究

    贾凤娇;罗敏江;

    当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脱节、问题情境创设缺位、教学支架的系统性构建不足以及评价维度单一化。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人教版《英语》(2024年版)七年级上册Project板块教学为例,探讨如何以项目化学习的六要素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具体路径为:分析单元主题,深挖核心知识生活价值;聚焦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搭建攀爬支架,优化高阶认知学习实践;指导成果展示,提升多元评价反思能力。通过对这一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本文证明了项目化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辨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协同发展。

    2025年08期 No.774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课程设计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中育人的内容、要素及实施路径

    张敏;

    英语课程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提出育人是学生认知和价值观的转变过程,涉及教师、学生、教育资源和环境等多种要素。在此基础上,英语课程的育人内容可划分为五个方面: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理解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教师应通过设计具有矛盾冲突的任务,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培养辨析问题的意识根源与行动。在语言和思维提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认识问题,建构新的认知和理解,并进行深度反思与评价。

    2025年08期 No.774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教学实践

  • AIGC赋能的高中英语词汇复习:课文歌曲化教学实践研究

    杨婧;白金国;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高中英语词汇复习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旨在解决传统词汇复习教学中存在的复习层次浅显、趣味性不足和记忆效果有限等问题。基于AIGC与歌曲融合的优势,本文以教材内容为依托,设计了一系列词汇复习活动,如听歌填词、歌词赏析、歌词创作和跟唱练习等。教学实践表明,将AIGC技术与歌曲相结合的教学路径能显著提升学生的词汇记忆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参与度,进一步提高词汇复习效率。

    2025年08期 No.774 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 文化回应: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

    薛海燕;朱烨昕;

    语言使用不仅体现交际行为,更是文化价值观的交互建构过程,外语教学需承担语言学习和跨文化沟通的双重使命。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常被简化为学科知识,文化教育活动往往被窄化为对目的语文化的单向传输,导致文化失语现象较为普遍。本研究以文化回应教学理论为框架,通过教学目标的文化互鉴定位重塑价值导向,依托教学过程的意义协商促进文化对话,借力素养增值评价推动文化认同,建构语言学习与文化浸润的协同发展机制,为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No.774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 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

    刘桂蓉;钱小芳;

    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中常存在目标模糊、内容脱节的问题,导致学生的阅读停留于浅层,写作时缺乏读者意识,且难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表达。本文结合九年级读写整合教学课例,重点探讨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为导向的读写整合教学策略,包括:基于写作意义明确阅读意图;基于写作要点选择阅读内容;基于写作功能优化阅读策略。实践表明,这一教学策略能够有序、有度、有效地推进读写整合教学,提升学生的读写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

    2025年08期 No.774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评价测试

  • 素养导向的英语命题情境效度判定标准与命题改进

    左小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中,学生核心素养要在情境中培养,同时需依托情境进行测评。在情境中评估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在于情境效度的判定标准。本文基于现有文献和长期命题实践,提出“一个核心,五个原则”的情境效度判定标准:有效的情境以问题意识为核心,体现真实性、教育性、适用性、包容性和恰当性五个原则,旨在全面测查学生核心素养。本文进一步结合具体试题命制案例的改进和优化过程,剖析该情境效度判定标准在素养导向命题中对情境创设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需关注考生对情境的熟悉度和情境对考生的公平性这两个情境的外部因素。

    2025年08期 No.774 7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